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電影]一月份片單

每月首日發出,僅記路當月所看的電影,心得則隨心情,若有貼出將做連結,但機會不大......

2013-01-04 This Is The End 大明星世界末日
2013-01-07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 白日夢冒險王

Monday, December 30, 2013

[謬思] "Happy"─ 菲董的 24 小時音樂錄影帶啟示

知道「菲董」 Pharrell Williams 一向很潮,但看到這支音樂錄影帶時仍忍不住驚艷了一下。

這支名為 "Happy" 的音樂錄影帶,是配合菲董於 11 月中旬發行的新專輯中的 'Happy' 一曲所製作,為了製作這支音樂錄影帶,菲董和製作公司發想了一個驚人的創意構念,那就是製作一支「總長度 24 小時的音樂錄影帶」。

看到這邊,便忍不住想:瘋了嗎?一首不過四分鐘長的歌而已,是要如何製作成 24 小時長的音樂錄影帶?

為了製作這支長達 24 小時的音樂錄影帶,製作公司採取除了音符外,最共通、也是最能鼓動人心的舞蹈形式,以舞蹈影片填充這支音樂錄影帶。為此,製作公司募集了超過 400 名舞者、演員和素人,在洛杉磯各處街頭拍攝其舞蹈片段,而這些人跑跳的里程數加總起來有近 8 公里長。

拍攝完這些片段後,製作公司再把這些片段串連起來,將其製作成 24 小時長、透過網頁連續不中斷地播放的音樂錄影帶,不僅每支舞蹈都配上了 'Happy' 這首歌,菲董也在每個整點時分現身舞蹈,共表演 24 次表足誠意。


"Happy" 音樂錄影帶由此去:http://24hoursofhappy.com/


之所以會想談這支音樂錄影帶,是看到了以下幾個特色:

首先,這是世界第一支 24 小時音樂錄影帶,創下音樂影像製作上的里程碑;

其次,這個音樂錄影帶網頁具有即時性和互動性,使用者點進網站時,網頁便會自動轉到使用者所在時區的時間,直接為使用者呈現當下時間的舞蹈片段,使用者也能透過社群分享功能,將自己看到的音樂片段分享給朋友收看;

第三,剝除流行音樂產業的商業性質,這支音樂錄影帶其實就像那些所謂的很不商業的數位藝術家們所在玩的實驗作品,"Happy" 不僅囊括數位藝術中所強調的即時性、互動性、易近性,也真正將藝術領域談論多年的「邀請觀者進入成為藝術作品一部份」進行實踐,讓藝術不再只是過去那些長得很有距離的藝術,而是所有人都能親近、參與的遊戲 ─ 僅管這般藝術形式是由商業金錢所堆砌出來的。

但從部份消息進行推敲,菲董之所以製作這支音樂錄影帶,在於他對 YouTube 的反諷。根據 Google 在 2013 年六月所發表的報表顯示, YouTube 在全球已擁有 10 億用戶,光是每月被觀看的 YouTube 影片長度就超過 60 億小時,每分鐘上傳影片也有 100 小時的長度,這些都顯示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 YouTube。為了嘲諷 YouTube 對人們展現的 24 小時黏著力,菲董仿照了 YouTube, 以片段串連的形式製作出這支 24 小時的音樂錄影帶。


從 "Happy" 中,我看到了上述三個觀點,但第三點卻又稍有較深一層的感觸。

近年來因生活圈改變的關係,週遭多了不少來自藝術領域的專業人士,其中又以研究新媒體藝術的專家為多。既然是大師,他們看待藝術的觀點自然不同於一般人,總是多了點批判性與學理性。而對於這些大師的專業觀點雖不感到排斥,但坦白說,我並不喜歡像這些大師以專業觀點看待藝術。

對我而言,使用機械性、時空性、互文性等理論過強的觀點去觀看藝術作品,如同擊潰之所以親近藝術的動機本質、即窺探生活的美好。這並不是要否認理論的地位,相反的,我承認理論對於藝術以及社會各種層面於發展上的重要性,何況也是因為理論、思想與實作之間的萬般砥礪與淬煉,當代藝術才能有如此深刻的批判性。

不過對我來說,我還是喜歡簡單、親近、輕鬆而無負擔的藝術形式。如同菲董的 "Happy", 在它所收錄的 400 多個舞蹈片段中有不少專業舞者、演員和知名人物,但更多的是普通且平凡的一般人,他們因為喜歡跳舞而成為錄影帶的片段之一,但也不一定要會跳舞才能參與其中,像錄影帶中也有不少爸媽牽著小小孩、孩子帶著爸媽、三五好友一同在街頭隨興搖擺晃蕩。這種不具專業、但卻簡單即興的快樂透過鏡頭錄製成像,並隨著主流音樂與網路媒體的傳播力量播送到你我面前,讓我們得以看著影像、伴著輕快音樂旋律,享受幾近臨場的快樂與感動。

我想要說的是,不是那些被專家冠上藝術之名的物件才是真正的藝術,只要能使人隨意親近、從心打動個人的存在,都可以被稱為是藝術。

對我而言,菲董的 "Happy" 雖是一支由商業力量所製作的作品,但排除了這層關係,這支作品的單純、美好與快樂,使它在我眼中不僅只是個真正的藝術,它同時也是一種能夠正面觸動人心的行銷/傳播/表演/跨界/分享/生活。

Tuesday, December 3, 2013

[影集]Whitechapel

劇名: 《Whitechapel 白教堂血案》(S1)
類型: 犯罪/神秘/驚悚
頻道: ITV (Independent Tevelision)
演員: Rupert Penry- Jones... as DI Joseph Chandler
            Philip Davis... as DS Ray Miles
            Steve Pemberton... as Edward Buchan
時間: 2009 - now

由英國獨立電視頻道所製播的影集 "Whitechapel",是一齣以地區刑偵小組為主角的罪案偵查影集。'Whitechapel' 在這部影集中同時指稱三個對象:主角刑偵小組、英國知名連環殺手「開膛手傑克」的初次犯案地點,以及以開膛手傑克為模仿對象的模倣犯。"Whitechapel" 的故事便在白教堂小組追查仿效開膛手傑克的模倣犯所犯的罪案下展開。
首先來談製播 " Whitechapel" 的電視台「獨立電視頻道」(Independent Television, ITV)。ITV 是英國第二大的無線電視經營商,僅次於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以公共電視系統為主的英國境內,ITV 是佔據獨霸地位的 BBC 在市場與品質上的強力競爭對手,ITV 的出現除了打破 BBC 長年壟斷英國電視產業的狀況外,亦有激勵彼此提供觀眾品質更好的節目之目的。自 1995 年開放獨立經營後,隸屬獨立電視系統的營運商經歷多次產權轉移和整合,最後形成整合了英國境內所有獨立營運商的 ITV,而 ITV 也在多次整合下而擁有不少頻道,目前仍維持營運的有播放新聞和戲劇的 ITV/STV/UTV、英美兩地娛樂節目的 ITV2、重播英國及其他國家經典娛樂節目的 ITV3 等六個頻道。

簡單來說,ITV 是英國境內除了 BBC 外的最大電視台,雖然它播放的節目只能在英格蘭、威爾士與南蘇格蘭三區看到,但只要找對方法,像是 MOD 或是某些不可言說的途徑,還是能夠看到它的節目內容的。
至於本文要介紹的影集 "Whitechapel" 則由專門播放新聞和戲劇的 ITV1 播映,"Whitechapel" 自 2009 年開播至今已有四季,和英國大多數迷你影集一樣,每季僅有三集的長度,但第三季後便將集數拉長成為六集(品質似乎也像 "The Walking Dead" 死人走路一樣跑掉了)。但既然目前只看完第一季,所以僅就第一季的劇情進行介紹。
影集一開始便以模仿犯仿效開膛手傑克罪案生涯的第一個案子「白教堂血案」揭開序幕,由此帶出影集主角群、白教堂地區的罪案偵查組,以及因此案而空降成為該小組探長的 Joseph Chandler. 從影集角色的關係來看,Chandler 是依靠過世父親和長官之間的過往交情,才能毫無任何經驗的便空降到小組頭子的位置,想當然爾,這個安排讓整個小組對這位菜鳥長官一點好感也沒有,甚至事事唱反調,其中尤以資深警探 Ray Miles 最看不過去。因此 Chandler 和小組的關係剛開始並不甚好,直到案情陷入膠著、小組內部出現信任危機,小組成員才開始慢慢和 Chandler 建立彼此的信任與信心,凝聚彼此並團結破案。

雖然這種情感渲染八股得頗勵志(?),不過認真說來,改編自翻到快爛掉的開膛手傑克梗的 "Whitechapel" ,其劇情在這類型中算是頗穩紮穩打的,因此 Edward Buchan 一角便可被視作該劇的創新安排。劇中看來溫和無害的 Buchan 是名開膛手傑克資深專家,身為作家兼研究者,平時他仰賴導覽開膛手傑克犯罪體驗之旅賺取外快,其餘時間他幾乎用來研究開膛手傑克的相關事物,在 Buchan 幾經波折的協助下,Chandler 因而得以和小組一同順藤摸瓜地尋上兇手。
基本上 "Whitchapel" 就是 Chandler, Miles 和 Buchan 三人為主要角色,靠著各自的長才合作破案。在這種模式下,影集大概花一季的時間追緝一個連環殺手,調性算緊湊而不無聊,過程中也穿插不少小笑料,較印象深刻的莫過於 Chandler 超愛用萬金油、消毒液一類的東西這點,這甚至讓 Miles 等小組成員認為他是個追求生活品質的 gay, 也有不少影迷直接稱呼 Chandler 為「萬金油探長」(笑噴)。

在寫這篇介紹的過程中,得知已到第四季的 "Whitechapel" 似乎正因收視不佳等因素而面臨收山困境。雖然目前只看完第一季,但若最後它收得穩當,個人想來應是不會有什麼意見,反正被收掉而意見不小的影集多的是哩。

"Whitechapel" Season 1 Trailer

p.s. 我不是影評,只是一個看完電視後便忍不住想寫些東西的電視兒童 :P

Saturday, November 30, 2013

[電影]十二月份片單

每月首日發出,僅記錄當月所看的電影,心得則隨心情,若有貼出將做連結,但機會不大......

2013-12-14 Quantum of Solace 007 量子危機
2013-12-20 Seven Psychopaths 瘋狗綁票令
2013-12-25 A Fantastic Fear of Everything 作家想太多
2013-12-28 RED 超危險特工

Thursday, October 31, 2013

[電影]十一月份片單

每月首日發出,僅記錄當月所看的電影,心得則隨心情,若有貼出將做連結,但機率不大......

2013-11-01 Star Trek Into Darkness 闇黑無界:星際爭霸戰
2013-11-04 Lockout 天外封鎖線
2013-11-08 Thor: The Dark World 雷神索爾 2 :黑暗世界
2013-11-15 Now You See Me 出神入化
2013-11-24 Johnny Mnemonic 捍衛機密

Wednesday, October 23, 2013

[音樂]The Bloody Beetroots

樂團: The Bloody Beetroots
國籍: 義大利
樂型: 電子浩室、舞曲龐克、新浪潮
公司: Dim Mak Records, Ultra Records, Sony Columbia
專輯: "Romborama" (2009), "Hide" (2013)

當代電子樂圈中有不少蒙面咖活躍其中,包括曾經介紹過生於加拿大、活躍於美利堅的 Deadmau5、聽到爛掉卻遲未動筆的法國電子樂組合 Daft Punk 等,這些獨立個體或組合樂團的成就和其經典都是能被電子樂迷記憶且朗朗上口的。至於 The Bloody Beetroots,  他們雖同為蒙面電音行列中的一員,卻是直到今年新輯推出才認識他們,然後無可救藥的對他們的囂張風格一見鍾情。
2006 年底產於義大利的 The Bloody Beetroots, 主要由核心成員 Sir Bob Cornelius Rifo 當家,並彈性地和其他成員共同組成。The Bloody Beetroots 是個會因應當下性質更動團名的奇妙電音組合,包括現場演出專用名 'The Bloody Beetroots LIVE'、'Bloody Beetroots - Death Crew 77',錄音室專用名則在 2013 年時將原本使用的 'The Bloody Beetroots DJ Set' 更改成 'The Bloody Beetroots'。除了團名會依性質不同而更動外,每個團名之下的成員也不盡相同。此外,核心成員 Rifo 也把團名 'The Bloody Beetroots' 當成自己的筆名使用。這種取名上的堅持,莫名給人一種他超愛 'Bloody Beetroots' 這個名稱的感覺。
之所以說 The Bloody Beetroots 是當代蒙面電音咖之一,是因為這組合的最大特色,就在於他們習慣在演出或出席公開場合時配戴猛毒(Venom, 蜘蛛人中的反派角色之一,具體形象可參考陶比版蜘蛛人 3 中的黑色蜘蛛人)面具,近幾年甚至為了因應現場演出,而在面具的眼部上做改裝,讓面具能透過無線接收的方式控制其 LED 效果,眩目程度和 Deadmau5、Daft Punk 等蒙面咖所玩的科技技術有得比較。
也因為 The Bloody Beetroots 從未公開示眾其真面目,所以樂迷幾乎無法得知他們的長相為何─至少 Deadmau5 會拿下頭盔、Daft Punk 在還沒變成賽伯人前也曾公開示眾過。幸好核心成員 Rifo 鎖骨上的刺青 '1977' 還能讓樂迷進行辨認。Rifo 曾表示,他的刺青除了表示自己的出生年份外,也是再現龐克搖滾正式成形的重要年份。不過即便拿下面具,Rifo 在拍照時還是很常抬手、拉旁人的長髮或著什麼東西,只為了用來遮住臉的一部分,這份堅持其實頗奇妙的。
曲風部份。由於受到 1980 年代龐克搖滾新浪潮之薰陶,The Bloody Beetroots 的曲風大致偏向電子浩室和舞曲龐克類型,擅長在電音旋律中夾帶各種舞曲或龐克元素,甚至會將一些義大利的地方歌曲或童謠收編進樂曲中進行翻玩(例如下面將介紹的 'You Promised Me')。The Bloody Beetroots 目前已推出 "Romborama" (2009) 和 "Hide" (2013) 兩張專輯,但若要論其電子浩室和舞曲龐克元素的飽滿程度,個人強烈推薦 "Hide" 這張專輯,其感知衝擊之強烈,簡直讓人能夠直接變身成為電音殭屍。

相較於 2009 年的 "Romborama", 更喜歡 "Hide" 這張最新專輯,以下就介紹這張專輯。
"Hide" 是 Rifo 於 2013 年推出的專輯,相較於前張 "Romborama", "Hide" 無論是在樂曲或是節奏安排上,皆比節拍碎裂的 "Romborama" 要來得完整許多,最令人雀躍的,是這張專輯的節奏衝擊感非常強烈,幾乎每首都能直衝心底、飆昇血壓,聽得當下整個只有「爽」字可形容。照慣例依舊分享下私心選曲。

'Spank' 音樂節奏棒得無以復加。不過舞蹈太現代了以至於看不懂在跳些什麼,也點出現代舞者的舞蹈終究需要語言或音樂等敘事形式來輔助詮釋的問題。

'The Furious' 首個成功捉住耳朵的作品!旁白腔調低沉渾厚,搭配上低調但華麗炫耳的節奏整個棒翻。

'Out of Sight' 面具跟著節奏瞬間點燈超爆笑,不過這 MV 讓人聯想到大陸一位視覺科技藝術家陸揚的錄像作品。因為影像有些衝擊性,所以不放影片,想看請戳這邊

'Glow In The Dark' 第二首捉住耳朵的作品!這種低沉得蕩氣迴腸的作品總是貼人胃口。

'Rocksteady' MV 版的音準比專輯收錄版本要來得高上許多,且編曲用進更多電子樂元素,因此聽起來頗像在打電動,呣... MV 拍起來也差不多像在打電動。

'Volevo Un Gatto Nero (You Promised Me)' 第三首捉住耳朵的作品!一開始是聽不懂部分歌詞,後來一查才發現原來這首取材自 1969 年義大利國際童謠節的冠軍所演唱的童謠歌曲〈我本來想要隻黑貓〉(但怎麼一直給我大象鱷魚長頸鹿?),原曲由年僅四歲的歌手 Vincenza Pastorelli 所演唱(她長大後就走歪了的這點姑且略過不提),被 The Bloody Beetroots 翻玩後竟然能夠變成這麼帶感的舞曲,實在厲害。

原曲錄像在此。


Friday, September 20, 2013

[音樂]FM Static

樂團: FM Static
國籍: 加拿大
樂型: 龐克搖滾、福音搖滾
公司: Tooth & Nail
專輯: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2003)
            "Critically Ashamed" (2006)
            "Dear Diary" (2009)
            "My Brain Says Stop, But My Heart Says Go!" (2011)

偏好的樂型雖不斷跳針,資料庫也持續地除舊佈新,但樂團 Thousand Foot Krutch 的作品卻從未自播放清單移除過,就對音樂喜新厭舊的個性來說,這種長久的保存正足以說明個人對這團的喜愛。
但,說實話,儘管很愛 TFK, 可主唱 Trevor McNevan 經營的分支樂團 FM Static 的作品卻是從未聽過。倒不是說不知道 FM Static 的存在,相反的,在之前寫過的 TFK 介紹中就曾提到過這團,但卻從未有那動力去聽這個風格和本團相差個十萬八千里的樂團 ─ 只要稍微聽過 TFK 和 FM Static 兩團的作品,大概就知道反差有多強烈了。Anyway, 反正這陣子跳針得有些厲害,就把 FM Static 的作品找來聽聽了。
FM Static 是加拿大樂團 Thousand Foot Krutch 的分支樂團,由 TFK 主唱 Trevor McNevan 和鼓手 Steve Augustine 共同組成,基本編制雖只有兩個人,但巡迴演唱會時仍會有其他成員加入支援。FM Static 的創立本只是 TFK 在經營上的一個子計畫,但持續下來也就發展成一正規樂團,目前和母團 TFK 同樣歸屬於 Tooth & Nail 這間音樂公司旗下。
自 2003 年成軍起,FM Static 便以專輯搭配巡迴演唱會的形式進行通常運轉,目前共已推出四張專輯。就既有的四張專輯來看,個人推斷 FM Static 的成立是為了承接 TFK 轉型前的樂型風格。TFK 於 1995 年成立之時,龐克和福音搖滾是樂團的主要風格,但在 2003 年的專輯 "Phenomenon" 時,樂團便轉型成福音搖滾、金屬饒舌及硬蕊搖滾三者相互結合的曲風並持續至此。由此可看出,Trevor McNevan 或許就是為了延續 TFK 成立之時的初衷,而成立 FM Static 並持續經營至今。
曲風方面,FM Static 雖然主打字面上看起來很有金屬硬性的龐克和福音搖滾,但給人的整體感覺卻像死了都要繼續跳的五月天,一個音符就將人拉回曾經經歷過的那段年少輕狂,同時提醒人不管過了多少年都要繼續裝年輕、並保有那青少年特有的直白瘋狂特質─因為這種感覺太過強烈,以至於偶爾會不自覺地邊聽邊吐槽專輯 XD

以下就各張專輯選些個人喜歡的單曲。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2003)

給人一種聽見 Simple Plan 的似曾相識感(Simple Plan 和 FM Static 都是同樣出自加拿大、同樣主打青春無敵的同級生樂團),"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中較喜歡的單曲包括 'Three Days Later', 'Definitely Maybe', 'Donna', 'All These Days' 及 'My First Stereo'.

"Critically Ashamed" (2006)

這張的驚喜感不多,僅選出 'Flop Culture', 'Six Candles', 'America's Next Freak', 'Tonight', 'Nice Piece of Art' 等數首單曲。

"Dear Diary" (2009)

相較於其他三張專輯,"Dear Diary" 的製作概念是較為具體而完整的。"Dear Diary" 以男孩和女孩的交換日記為載體,透過日記談論關於生活、信仰、愛情、死亡、誠實等形而上的問題,進而延伸到現代文化帶給日常生活的諸多影響。

儘管專輯整體概念不賴,但喜歡的曲子反而不多,聽到最後僅選出 'Boy Meets Girl (And Vice Verse)', 'Sometimes You Can Forget Who You Are' 和 'Take Me As I Am' 這幾首較中意的單曲。

"My Brain Says Stop, But My Heart Says Go" (2011)

FM Static 歷年專輯中個人最欣賞的非這張莫屬。不僅整體節奏感令人印象深刻,歌詞也描寫得甚入人心。其中 'My Brain Says Stop, But My Heart Says Go', 'F.M.S.T.A.T.I.C', '(Hey) I Want It', 'Black Tattoo' 是一聽就被旋律瘋狂洗腦的歌曲。而節奏感很有競技啦啦感覺的 'F.M.S.T.A.T.I.C' 也真的被青少年影集 "Hellcats" 用為競賽選曲。

FM Static 'F.M.S.T.A.T.I.C' Hellcats CLIP